近期有兩部外語片非常值得一看。
白俄羅斯出品的「波斯語課」,又是一部二戰期間納粹殘害猶太人的奇特題材,如果沒有被撤消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參選資格,很可能會是五強之作。
法國希臘的「錢鬥遊戲」重現2015年希臘破產危機,國會改選後激進左翼聯盟與國際債權人重啟談判、並且全民公投是否脫離歐盟歐元區的過程。
「波斯語課」改編自真人實事,所以讓人看到在生死交關的求生意念下,真有人能自創幾千個波斯語單字,讓他能一心在想學波斯語的猶太軍官護翼下苟且偷生。
這套矇騙過程最難之處在於,假混波斯身份的這位猶太人主角,一邊胡亂創造單字與字句,一邊還要自己記得起來。觀眾內心很早就想看納粹軍官最後如願飛到德黑蘭會出現何等冏狀。
猶太主角根據集中營囚犯姓與名的字根,胡亂拼湊創造單字並且死記的結果,為二戰結束後的同盟國帶來意想不到的功勞,這是結局的突來高潮。
演猶太主角的納韋爾培瑞茲比斯卡亞,是阿根廷演員,主演過法國得獎大片「BPM」(每分鐘120擊裡的愛滋同志)與「天上再見」,「波斯語課」心懸鋼索矇騙忍辱偷生的演技非常強;演納粹軍官的拉爾斯艾丁格,是兩度演出法國導演阿薩亞斯的德國演技男星,片中對波斯語的癡迷,對囚犯的猜疑與依賴到最終崩潰,兩大男星對手戲旗鼓相當、極其精彩。
由於主要演職員都非白俄羅斯,也沒使用白俄官方語言(主要是德語與瞎掰的波斯語),被奧斯卡國際電影代表白俄羅斯參選除名,非常可惜也反應奧斯卡從最佳外語片到更名最佳國際電影,一路以來的僵化規則。
「錢鬥遊戲」是導過「焦點新聞Z」、「大冤獄」、「失蹤」等經典政治電影的希臘裔法國導演科斯塔加夫拉斯最新作品,延續他40年來對政治題材的熱衷與拿手,並且少見的以他的祖國希臘為議題。
對於不熟悉希臘政治背景,以及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中央銀行三頭馬車對濱臨破產的希臘進行財政預算消減與債務重組,加上新上任希臘總理與財政部長的內閣內鬥,看起來是有些吃力。
但是科斯塔加夫拉斯,還是以逼真還原的歐盟財經高峰會場景、步步為營的希臘內政與外抗鬥爭、加上一群出色的歐洲演員,讓觀者看到屏息凝神。「錢鬥遊戲」提名了歐洲電影獎最佳歐洲電影、法國凱薩獎最佳改編劇本。